ENGLISH 访问收藏
访问量:

当前位置: 主页 > 开放交流 > 正文

中国湿地大讲堂高级论坛(第一讲)

1970年07月16日 00:00  点击:[]

中国湿地大讲堂高级论坛(第一讲)

中国湿地大讲堂China Wetland Forum
高级论坛(第一讲)
(中国 长春 2014.7.22

中国湿地大讲堂是由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创办的,致力于湿地功能与过程、湿地保护与恢复以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论坛。论坛的宗旨:交流湿地领域的研究成果,传播湿地科学与文化。论坛主要通过开展系列的学术讲座、高级论坛、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为专家学者构建知识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为青年学者和学生提供探求湿地科学前沿与热点的讲堂。
学术讲座:该学术活动定期举行,一月一次,内容由演讲者拟定,主要展示湿地或生态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
高级论坛:该学术活动不定期举行,主要邀请国际、国内湿地学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开展学术讲座,展示湿地领域的最新知识与发展趋势。
专题研讨会:每年召开1-2次中小规模的专题研讨会,就湿地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国际、国内湿地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等展开交流,为参会者搭建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

主讲人一:William J. Mitsch教授
题目:When will ecologists learn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s learn ecology?
主讲人简介:


William J. Mitsch教授是国际著名湿地生态学和湿地恢复专家。美国大沼泽湿地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西南佛罗里达生态恢复与管理中心主席,美国佛罗里达海湾大学教授,美国俄亥俄大学荣誉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土壤与水科学荣誉教授。著有《Wetlands》,《Wetland Ecosystems》《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世界著名湿地研究园(Wilma H. Schiermeier Olentangy River Wetland Research Park)建造者。目前担任国际湿地保护联盟执行主席,国际生态工程学会主席,《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主编,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美国委员会主席。1995年创办国际湿地著名学者专论论坛“Moonlight on the Marsh(沼泽上的月光)”,国际著名生态学家H.T.Odum为首位演讲人。
1993年,William J. Mitsch教授在大学校园旁建立了两个1公顷的肾形湿地(Wilma H. Schiermeier Olentangy River Wetland Research Park),通过15年的连续研究,开展大量湿地生态系统相关研究。期间与丹麦科学家Sven Erik Jørgensen提出了“湿地生态理论”,即湿地生态理论就是“尽可能少用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少筑保坎;沿河种植树木,保持水土,尽量不改变河道自然流向。” William J. Mitsch在2004获得“斯德歌尔摩水奖 (Stockholm Water Prize)”,此奖被誉为“国际生态学界的诺贝尔奖”。
针对湿地的恢复与重建,米奇先生强调:“自然为母,时间为父”。利用自然力对湿地系统进行修复,给大自然以时间,还原美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的规划设计,主张无为而治。

主讲人二:吕宪国 教授
题目: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主讲人简介:


吕宪国,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吉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湿地科学》执行主编。主要从事湿地演化与功能评价、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组织开展了中国典型湿地系统水陆相互作用过程、资源环境效应及调控的研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三江平原湿地系统双向演替下的结构、功能变化与生态效应研究,揭示了湿地水陆相互作用的平衡关系、物质通量变化及环境效应,提出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湿地生态系统双向演替模式,完善了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基本理论。出版了《中国湿地与湿地研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方法》、《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中国沼泽湿地形成、发育与关键生态过程研究”获2013年度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主讲人三:盛连喜 教授
题目: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功能、保护与利用
主讲人简介:

盛连喜,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生态与湿地保育方向学术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省生态安全预警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保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松花江流域专家,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近年来,他带领的环境生态与湿地保育研究团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侧重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湿地生态过程与功能机理、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与技术、湿地生态物多样性保育与协同进化等研究。出版教材15部,译著2部,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并被评为2009年国家级精品教材。主编的教材《实用生态工程学》被评为2007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的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子课题“伊通河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以及“松花江流域突发性污染诊断及修复技术研究”等研究均获得了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时间:2014年7月22日上午8:30—11:30
地点: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环境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
地址: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净月大街2555号
联系人:王隽媛 0431-89165609 (13944824936)
姜海波 0431-89165611(13844902464)
欢迎广大湿地科学工作者、老师、同学参加!不收会议费,往返交通与食宿费自理。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2014.7.5

 

下一条:李百炼:人类纪时代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探讨